虚拟现实(Virtual Reality,简称VR)技术,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概念以来,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,它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,让用户能够通过特定的设备(如头戴式显示器、手柄等)与这个虚拟世界进行交互的技术,VR究竟是谁发明的呢?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,因为VR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,涉及到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贡献。
早期探索
虚拟现实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,当时美国科幻小说家Stanley G. Weinbaum在其小说《Pygmalion's Spectacles》中描述了一种能够提供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触觉等全方位感官体验的设备,虽然这只是一个科幻构想,但它为后来的VR技术提供了灵感。
1960年代:VR的萌芽
1962年,电影摄影师Morton Heilig发明了一种名为“Sensorama”的设备,它能够提供立体视觉、立体声音、风、香味和震动等感官体验,被认为是最早的多感官模拟设备之一,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VR设备,因为它缺乏交互性。
1968年,美国计算机科学家Ivan Sutherland提出了“终极显示器”(Ultimate Display)的概念,这是一种能够完全包围用户视野的显示设备,用户可以通过它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,Sutherland的这一构想为后来的VR头戴式显示器(HMD)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1970年代:VR的初步实现
1975年,美国计算机科学家Myron Krueger开发了一种名为“Videoplace”的交互式视频系统,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和投影仪与计算机生成的图像进行交互,这一系统被认为是最早的交互式VR系统之一。
1979年,美国计算机科学家Frederick P. Brooks Jr.领导的团队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开发了一种名为“GARP”的头戴式显示器,它能够显示计算机生成的立体图像,并且用户可以通过手柄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,GARP被认为是最早的VR头戴式显示器之一。
1980年代:VR的商业化尝试
1984年,美国计算机科学家Jaron Lanier创立了VPL Research公司,该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“Eyephone”的头戴式显示器,并且推出了一系列VR应用,如虚拟绘画、虚拟雕塑等,Lanier被认为是“虚拟现实”一词的发明者,并且是VR技术的先驱之一。
1987年,美国计算机科学家Michael McGreevy领导的团队在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开发了一种名为“Virtual Interface Environment Workstation”(简称VIEW)的VR系统,该系统被用于宇航员的训练和模拟,VIEW被认为是最早的商业化VR系统之一。
1990年代:VR的进一步发展
1990年代,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,VR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,1995年,美国游戏公司Sega推出了一种名为“Sega VR”的头戴式显示器,它被用于游戏机,是最早的消费级VR设备之一。
1999年,美国计算机科学家Mark Bolas领导的团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发了一种名为“CAVE”的VR系统,该系统由多个投影仪和一个三维跟踪系统组成,能够提供沉浸式的虚拟现实体验,CAVE被认为是最早的沉浸式VR系统之一。
21世纪:VR的成熟与普及
进入21世纪,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,VR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,2012年,美国游戏公司Oculus VR推出了一种名为“Oculus Rift”的头戴式显示器,它具有高分辨率、低延迟和宽视场角等特点,被认为是最接近理想VR设备的设备之一。
2014年,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 VR,这一事件标志着VR技术开始受到主流科技公司的关注,随后,Google、Microsoft、Sony等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VR设备和平台,VR技术开始进入消费市场。
VR技术的发明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,而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,涉及到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贡献,从早期的多感官模拟设备,到后来的交互式VR系统,再到现在的沉浸式VR设备,VR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VR技术将会在游戏、教育、医疗、设计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